↑ 点击卡片 关注我们 ↑
12月15日下午患者由感染留观病房转入肾内科,严格按照转科流程进行了交接,并落实了患者右手手腕带的核对,均无误,妥善安置了病人,遵医嘱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处理,双人核对后行交叉配血标本的采集并及时送检,下班前与夜班护士A进行了交接,半小时后患者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送至病房,夜班护士A和护士B收到血后,打印了血型单,双人核对了血液,核对无误,推治疗车至病房进行输血,患者是一位71岁高龄的血液透析患者,右手内瘘,作为资深的专科护士B拿着PDA寻找患者左手的手腕带,扫码显示失败,仔细一看住院号是6字开头,除住院号外,患者其它信息均一致,均为8字开头的住院号,立即电话询问责任护士,告知事情的经过,于右手手腕寻找无,立即报备护士长,与收费室沟通补打了新的手腕带,拆除了左手六字开头的腕带,佩戴了新的手腕带。进行双人核对,红细胞终于顺利的输上了,大家都松了一口气。
12月16日早上病房交接,护士C查看患者内瘘时,再次发现了住院号为6字开头的腕带,为了一探究竟,掀开了右手的手臂,发现上臂还有一条住院号为8字开头的腕带,询问患者腕带的来历,患者自诉都是住院缴费时发放,病房护士佩戴。
经过多方了解得知,患者12月14日门诊就医,医生建议到肾内科住院,由于未做住院准备,患者在血透室办理了出院,顺便将肾内科的住院证办理了入院手续,打算12月15日入住,但12月14日晚上患者因发热被急诊通道送入了感染留观病房,并办理了入院手续,感染留观护士C按照腕带佩戴制度将住院号为8字开头的腕带佩戴于右手,12月15日患者续费后,将缴费单与住院号6字开头的手腕带给护士查看,感染留观护士D习惯性将腕带佩戴于右手,下午转科后,患者住院费用不足,肾内科通知患者家属缴费,家属续费时使用肾内科的住院证进行,收费室电脑显示患者未入科,自然的再次打印了该住院证对应的住院号为6字开头的手腕带。家属返回病房后同样将缴费单和腕带给护士查看,肾内科的护士E看到患者的手腕带,根据专科特点,将住院号6字开头的腕带佩戴于左手腕。从而诞生了四条腕带的传奇故事。以下为事件经过图。
关键一:
佩戴腕带未落实核对制度,松紧不适宜。
关键二:
患者不知晓住院期间腕带如同身份证,具有唯一性。护理人员佩戴腕带时未落实宣教。
关键三:
收费室打印第二条腕带时,应询问第一条腕带的去向,可规避差错的发生。
它会导致怎样的后果?
后果一:
延误患者的治疗。
后果二:
患者的管理混乱,易发生医疗事故。
后果三:
患者的不信任,就医感差,满意度低
改进措施:
多部分联合管理。
与收费室沟通,一个住院证对应一条腕带,如特殊情况需再次打印,应与对应科室做好沟通,患者出院时应及时取下手腕带进行销毁。
腕带的意义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