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临床工作中,腕带核对是患者身份识别的重要方式之一,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工作有重要作用,尤其是对手术、昏迷、神志不清、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、新生儿、婴儿,均需要佩戴腕带作为身份标识作为有效核对的依据,并且住院号是患者唯一不重复的标志!
普贴腕带
医用腕带又叫病人识别带,是病人身份的唯一性标识,上面记录着病人姓名、年龄、性别、病房、床号、所属科室等信息。
其实医用腕带和其他娱乐性的腕带有一定的区别,主要特点如下:医用腕带一般都能防水,具有一次性识别,唯一性的最大特点。医用腕带具有防撕,具有原则上的不可破坏性。 医用腕带按工作方式还分为手写型,打印型,RFID型,其中打印型市场应用最广。在腕带上打印二维码,护理人员只需用条码扫描仪滴一下,就能准确识别病人身份,提高工作效率,减少工作错误。
腕带主要作用
标记患者信息
医生需要查房,在患者较多的情况下。通过腕带上标记的信息,能帮助回忆起患者的病情。协助指导下一步治疗措施。护士在配药、打针的过程中,需要“三查七对”,其中就有核对病患姓名,这是为防止用错药物。部分入睡或者昏迷患者,可以直接通过腕带知道患者姓名。
2
储存信息
腕带上带有类似电子信息条的东西,患者可用在交费、查询结果等过程中。有很多大医院,所有终端都已经联网,患者只需凭借腕带上的信息条,即可快捷查询检验结果、住院费消费情况等。
3
作为患者身份标志
极少部分老年痴呆患者,偶尔会出现在医院迷路情况。其他人可以通过腕带,找到该患者的住院床号。
腕带的类别
一、腕带按使用人群,可以分为成人型医用腕带和儿童型医用腕带、婴儿型医用腕带。
成人型腕带
适合成年人的手腕佩戴。
2
标记患者信息
长度较成人腕带短,适合儿童佩戴。
3
婴儿型腕带
婴儿腕带长度更短,材质更加柔软温和,适合婴儿佩戴。
普贴腕带
二、按使用形式,可以分为手写型医用腕带和打印型医用腕带、RFID医用腕带。
手写型腕带
手写型顾名思义就是腕带内容是手写的,这种腕带方便人员可以随意填写自己想要的内容,效率较低。
2
打印型腕带
打印型医用腕带又分为热敏打印型、碳带打印型。
打印型较手写型方便,特别是在这种讲求效率的时代,病人信息只需要通过扫描条码即可读取,减少操作时间,又增加可阅读性。
3
RFID医用腕带
RFID技术(即射频识别技术),使在腕带内部安置一块芯片,类似我们的银行卡或者公交卡,滴的一下即能读取病人信息,而无须将信息透露在腕带表面。还能对腕带信息进行加密,充分地保证病人的隐私。而且可以远距离地读取,不用接触病人即可完成工作。但很明显这种腕带的造价相对要高很多。
▲普贴打印型腕带
手写腕带字体容易模糊,RFID医用腕带造价相对较高,目前,大多数医院用的比较多的,是打印型标签。普贴腕带正是打印型标签,优质的质量,使得其广泛应用在医疗领域。
结 语
护士每天再忙也不能忽视腕带核对,尤其是儿科护士,面对的是特殊人群,大多数是年幼的患儿,他们不能自我表达,护士们常常是间接的和陪护核对患儿信息,而有些陪护不是家人,是月嫂、看护,他们甚至不知道患儿的姓名,年龄。有效核对患者身份信息,做好双人核对尤为重要,确认核对无误后才能执行治疗、护理。
因为,也许护士不经意的一次核对不到位就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。